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城市骑行热“圈”住了哪些商机
城市骑行热“圈”住了哪些商机一个再日常不过的英文动词,只需要搭配上City(城市)的前缀,就能组成一个有潜力在社交媒体上刷屏的新新词汇。
前段时间风靡互联网的新型旅行方式City Walk就是如此。City Walk,本意为在城市街头自由漫步,不受严密行程的约束,也不设置明确的目的地,主打的就是随心所欲、无拘无束。骑行爱好者们如法炮制,用相似的配方推出了属于自己的City Ride。City Ride直译过来就是骑车「轧马路」,原本用双脚丈量城市的年轻男女骑上单车,脚踩踏板,转动飞轮,用更现代的速度在城市空间中穿梭。
不同于专业骑行,City Ride不拼配速,车辆装备门槛可高可低,丰俭由人。同时,因为City Ride并不是两点一线的通勤,骑行者们通常走走停停,流连于城市无穷丰富的细节,时常被街边随意涌现的新奇事物绊住脚步。
City Ride与同为城市漫游的City Walk共享一份悠哉的情绪,也期待着与城市中更多不为人知的新奇角落不期而遇。
傍晚6点,在南京江心洲环洲路,从事各类运动的市民络绎不绝,不过在跑步、轮滑的身影中,飞快穿过的骑友们最为显眼。落日美景下,江心洲西侧的大堤上,各类游人开始聚集,骑着各式各样自行车的市民匆匆路过。环洲路上有骑着专业公路车的骑友,也有带着骑童车孩子的家长,还有山地车、折叠车、共享单车等等,各自在如画的风景中穿梭。
城市骑行的复兴从2022年就已悄然开始,它凭借其适当的运动属性、无接触、不聚集的特点迅速博得都市人的青睐,成为最受欢迎的健康出行方式之一。
根据美骑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自行车行业调查报告》,人们参与骑行的前三大理由分别是:锻炼身体、休闲娱乐和缓解压力。人们不仅将自行车作为运动健身的方式,情绪的放松和压力的纾解在参与骑行的人们眼中同样重要。
除了人们自发的参与热情,City Ride的出圈背后更为重要的助推力量来自于以小红书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小红书社区业务负责人曾透露,从2021年开始,小红书在社区内就开始主动推广自行车运动,内容涵盖装备选购、骑行教学、骑行路线、骑行攻略等等。
随着一大批热衷于分享骑行日常的爱好者在小红书上聚集,良好的社区氛围也被带到了线下。从去年开始,小红书连续两年发起「骑行友好计划」,在30多座城市米乐M6,联合400多家店铺,为骑行爱好者们提供友好、有趣和安心的骑行体验。
在今年的活动中,除了常规的停车友好服务外,骑友们还能通过线上分享笔记、线下打卡来兑换定制的车主牌,前3000名集齐五色车主牌的用户还会获得限定纪念奖牌。最终,平台、店铺和骑友实现三赢,平台获得了优质的内容,店铺收获了新增的流量曝光,骑友们在享受了更安心的骑行体验后晒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
通过社交平台在线上线下一系列主题性推广,城市骑行成功从一个原先只是在骑友群体间的小众爱好,升格为城市生活中重要的社交符号——City Ride。如今,小红书上已经积累了313万+的骑车笔记、275万+的自行车笔记和57万+的城市骑行笔记。
嗅觉敏锐的商业世界很快捕捉到了这次城市骑行的复兴热潮。天猫国际在今年4月联合《骑行家》推出春日骑行计划,通过自身完善的海外渠道将众多海外骑行品牌带到国内市场。
在小红书上,小布(Brompton)、闪电(Specialized)等自行车头部品牌已经率先入驻。小红书自营电商平台「小绿洲」上也上线了大量专业骑行品牌和搭配骑行场景的服饰、装备等商品。
值得关注的是,骑行还从健身运动变成社交活动,年轻人加入骑行所展现出的阳光、时尚,也让骑行运动属性的悄然变化。部分年轻人骑行不仅为了健身,更是社交“打卡”塑造个人形象的心理需求,专业人士指出,专业级自行车本身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小众市场,业余爱好者蜂拥而至,导致中高端自行车供不应求。
天猫国际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骑行类商品数量增长700%,骑行服、头盔、眼镜等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翻倍。在今年的618购物节,天猫平台的公路自行车销量同比增长200%。
捷安特自行车柯桥专卖店负责人吴飞从事自行车行业14年,他表示,自行车销售火热,来店中看车的顾客基本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店中最热销的万元左右公路车,顾客现在订货,最快也要等三个月才能提货,而一些小众套件的特殊车型甚至要等半年以上。“现在公路车都需要提前预订,我们也拿不到货,这款捷安特escape1就特别抢手,真的是一车难求。”吴飞坦言,与之前相比,如今店里销售额至少翻了一番。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骑行复兴中,上海和成都却脱颖而出,顺利地将City Ride融合进自己的城市之中,似乎早就蓄谋已久。
相比于中国的其他大城市,上海的马路更加稠密、交织。出于保留城市历史风貌的目的,在上海的规划中还有64条永不拓宽的道路。毛细血管般密布的小马路,也为沿街的商业提供了更适宜的生长环境。6000多家便利店、8000多家咖啡馆,零星点缀在大大小小的街巷里。
成都,是另一个在City Ride风靡社交网络以后崭露头角的城市。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成都已经累计建成总里程超过6500公里的城市绿道,串联起全城大大小小1500个公园。散落各处的公园成为城市中的绿色锚点,通过骑行将这些锚点串联起来,成为体验成都的最佳方式之一。
第一,是因地制宜地搭建城市骑行系统。在很多城市中,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混在一起,城市骑行的体验很难让人满意。因此,根据城市已有的交通规划条件,因地制宜地设计自行车道网络是根本性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是完善围绕骑行动线的自行车服务站点。城市建设者应当更关注骑行过程中的软性服务,比如简单的停车、打气,以及修车和清洗的服务都是能迅速提升骑行感受的微体验。
第三,是城市治理者们应该更主动的推出自行车+元素的城市名片。通过将自行车文化与当地的文旅、会展、生态等标志性产品相结合,既能扩大游客深入当地的活动范围,又能让多种业态实现互补,满足人群的多元需求。
浙江舟山就依托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锚定中国海岛赛事之城,打造了全新的城市名片环舟山自行车骑游大会。今年的第三届骑游会共吸引了海内外5196名骑手齐聚舟山群岛,其中来自浙江省外的骑手3515人,以及127名外籍骑手。而骑手背后普遍是家庭出行,一人参赛,全家出游。以自行车赛事为抓手,不仅落地了以自行车为主题的品牌展销会,也丰富了舟山的海洋旅游名片,全方位促进了文旅产业的发展。
City Ride的流行让人们重新蹬上自行车探索城市的美好,也让城市积极地拥抱逐渐复兴的骑行文化。城市与骑行始终息息相关,尽管路还很长,但他们的未来值得憧憬。
一个再日常不过的英文动词,只需要搭配上City (城市)的前缀,就能组成一个有潜力在社交媒体上刷屏的新新词汇。City Ride与同为城市漫游的City Walk共享一份悠哉的情绪,也期待着与城市中更多不为人知的新奇角落不期而遇。通过社交平台在线上线下一系列主题性推广,城市骑行成功从一个原先只是在骑友群体间的小众爱好,升格为城市生活中重要的社交符号— — City Ride 。因地制宜搭建City Ride文化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骑行复兴中,上海和成都却脱颖而出,顺利地将City Ride融合进自己的城市之中,似乎早就蓄谋已久。City Ride的流行让人们重新蹬上自行车探索城市的美好,也让城市积极地拥抱逐渐复兴的骑行文化。
more
more
more
more
more
more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举报电话 江南时报社广告刊例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