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让体育锻炼成为一种习惯

2024-05-06 16:02:0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让体育锻炼成为一种习惯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强调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并明确体育家庭作业制度,要求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学校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

  其实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孩子身体健康,甚至是强健,强健的体魄离不开科学的体育锻炼。记得我们小时候,体育、美术、劳动之类的学科,就被视为最没用的,经常被语数外这样的主课占用。好歹那时候,下了课就能出去疯跑,男孩子操场上斗鸡、骑马打仗,女孩子跳皮筋、丢沙包,就是在一起推推挤挤都开心得不了。放学后,打乒乓球、踢足球、打篮球,常常玩够了才回家。

  可是现在的孩子呢,很多学校为了安全,下课不让孩子去操场。放学后,虎妈、鸡娃多多,一个个培训班排得满满的,家长累米乐M6官方网站,孩子更难。教育部门说了,这样不行,孩子们必须锻炼身体,那就考跳绳吧。于是,跳绳的培训班应运而生,孩子们可以快速掌握技巧,增加跳绳数量。身体的确也从中得到了锻炼,但是总觉得不对劲。这样的身体锻炼,孩子们真的开心吗?效果到底怎么样?

  其实,“跑跑跳跳”本是孩子的天性,而且这种方式对身体的锻炼才是全方位的,对于体质的增强才更有效。记得当年大学毕业前,面对体能的测试心里一直发慌,觉得这几年没专门练过,到时候测试不合格,毕业不了怎么办。结果没想到,不管是五公里长跑,还是其他测试,都很轻松通过。才知道因为那几年坚持每天打篮球,身体素质有了稳步提高,完成一般的体能测试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蔡元培先生早有箴言:“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南开之父”张伯苓校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从实践经验看,体育能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精神,因为体能来不得一点虚假,唯有日复一日的艰辛,一步一个脚印才有可能进步。体育能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因为只有合适的规则才能保证竞赛的公平、公正,才能保证比赛得以顺利进行。体育能教会孩子知礼仪,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赛场上是对手,赛场下是朋友,这些体育精神可以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体育还能教会孩子制定具有挑战自我精神的目标,可以让孩子真正认识自我,发掘出自己更大的潜能。

  “学生的身体早已沦为求知的工具”,教育部的通知其实是想回归教育本真,还给孩子真正的体育课。那些功利的做法,眼里只有考试、只有分数,无疑是短视的。只有让孩子们在玩耍中感受运动的快乐,然后一点点让锻炼成为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强健的身体、健全的人格,自然而然也就有了。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