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1900年到2020年中国人出行方式的百年变化

2024-08-16 16:30:4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1900年到2020年中国人出行方式的百年变化常用的交通工具。轿子宋代便已普及,一般分为“官轿”和“民轿”。“民轿”大多有两人抬轿,以青布作帷幔,除婚嫁外不得着重彩。最初民轿是富人的私享出行工具,到清末,出现了可供他人雇乘的轿子,成为了公共交通工具。

  相比较轿子,独轮车在晚清至初期更是普遍的交通工具,独轮车以只有一个车轮为标志,主要用它载重、载人,长途跋涉等。

  初年,独轮车仍然是民众主要的出行方式,照片中的年轻人推着独轮车,坐在车上的似乎是自己父亲,父亲优雅的拿着扇子,坐在车上显得格外舒适。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德胜门,独轮车还是穷苦百姓的交通工具。左边有个人骑个小毛驴悠闲的在街道上。在当时普通百姓家中,一头毛驴已经是家里最贵重的东西了。最左边有一辆双轮手推车载着货物,停在路边,双轮手推车在普通百姓家里也是常见之物。

  1906年北京崇文门外的街市。驴车、马车、独轮车、贡院、传统建筑······这些景象看着有些陌生,算下来距今也才110多年。

  1913年10月18日,北京街头,小贩用独轮车盛装水果和挑选水果的买主,此时清朝已经灭亡,大家也都剪去了长辫子。远处已经可以看到“人力车”,这种车还算不上是“高档车”,但能坐上这种车的也算的上是中产阶级了。

  几个人推着独轮车载着货物,排成一列行走在济南街头,道路两旁瘦小的树木,像是刚刚栽种不久。阴凉处停着两辆“人力车”,车夫坐在墙根休息。

  1873年,法国商人米拉将“人力车”引入上海法租界,并创建了第一家“人力车”公司,从此人力车在中国大地叱咤风云80多年。当时有报纸评论这种新奇的车辆:“比中华车大小不同,不论天暗下雨,一样可推。车上另有帐篷,下雨不湿衣服,格外奇巧”。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北京街头已经有不少的“人力车”。

  人力车在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叫法,因在上海统一刷漆为,故又被称为黄包车。上个世纪60年代的香港,仍然流行乘坐黄包车。

  为了更好的服务,有些人力车公司将车辆做了一些提升,高档的“人力车”装有弹簧坐垫和皮制靠背,上置篷布可以遮雨遮阳,使用充气橡胶轮,行车平稳,乘坐舒适。在上个世纪30年代,人力车的数量达到了顶峰,成为了城市里最舒心的交通工具。也是无数底层市民的重要谋生手段。

  后来黄包车从业者过多,导致从业人数是车辆的3倍,车辆供不应求,政府虽一再限制发展,但从业求车者始终无法控制。1940年的上海,此时上海已经从人力车过渡到脚蹬三轮车,出行的交通工具经过新一轮的变革。

  新中国成立后,受限于各方面条件,无需能源驱动的自行车是城市出行的最佳选择。在那个青春洋溢的年代,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是大多数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目标。直到今天,自行车也是城市出行的重要工具。80年代自行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

  自行车传入中国,最早是清朝同治年间,当时的自行车还未采取链条传动,而是脚蹬子与前轮轴相连,用前轮传动带动后轮前进。在前轮的上面安装一根横木,作为扶手,骑起来很吃力。自行车传入后,相当一段时间并没有成为中国人常用的交通工具,一方面造价高昂,并且受限于自行车技术,骑行困难;另一方面道路颠簸不平,难以操控。开始只是作为娱乐工具,作为“新思想”的象征,在上层社会流传。末代皇帝溥仪曾收到一辆自行车作为礼物,他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道:“为了骑自行车方便,我们祖先在几百年间没有感到不便的宫门门槛,叫人统统锯掉米乐M6。”

  初期,自行车在京城街头已时有出现,但只有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以及少数留洋归来的人家才有。自行车被视为一种奢侈品,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自行车才成为一种新兴的代步工具普遍出现在北京街头。在的三十多年里,京城的自行车数量不断增加。据记载:到1948年全市有自行车176970辆,成为北京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三转一响”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庭生活中的“奢侈品”。1962年到1986年间,由于实行计划经济,购买自行车必须凭票,因当时供应紧张,自行车票一票难求,加上自行车本身价格昂贵,出门必须品,在当时排在“三转”之首。早上上班,是自行车拥堵。

  1980-1990年代,自行车的样式开始不断翻新,不仅仅在外观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功能上,也开始细分出山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电力自行车等等。随着国家逐渐摆脱了“能源危机”,大众的出行终于从“人力”中解脱,迈向了“汽油”时代。自行车又开始回归娱乐功能,作为运动健身的一部分,被人们所喜爱。

  1980年-1990年,摩托车逐渐成为了多数家庭第一辆“私家车”,将出行距离大大加长。这20年间,摩托车成为了维系无数家庭、城市到家乡的纽带。当时能够拥有一辆原装进口铃木摩托车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大街上谁开着这么一辆摩托车,会引来不少人羡慕嫉妒的眼光。

  自1960年到1995年这35年的时间里,幸福牌250型摩托车跑遍大江南北的各个角落,以其出色的可靠性为全国各地的许多企业和百姓家庭了创造了无数的财富,给他们带去了真正的“幸福”。

  2000-2010年新世纪的中国迎来了经济腾飞,其背后,是数亿人艰苦卓越的奋斗。燃油汽车不单满足了大众的出行需求,也是促进劳动生产的工具。在此期间,中国的汽车行业也经历了最迅速的发展,这是一个个家庭迈向小康生活的见证。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让出行方式在不断发生着改变。

  中国从1901年开始已有汽车进口。清光绪27年(1901年)冬,匈牙利人李恩时将2辆汽车带入上海。由于技术限制等因素,汽车产业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民族汽车工业才逐渐兴起。开上一辆汽车又成为了许多人的梦想。

  2010-至今,新能源汽车开始逐步替代传统内燃机汽车,成为了现在和未来交通工具的主流,我们迎来了更安静、更舒适、更智能、更环保、更自由的生活。

  为什么要学历史:因为每个人只活了一场人生,历史里你会见到无数人的一生,如你我一般真正的活过。看到他们你也会看到自己。

搜索